乡村旅游迎来发展黄金期
2012-4-18 13:48:29
访问量:2821972
山西皇城村、浙江奉化滕头村、安徽黔县西递村、江西婺源徽派民居……如今,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在中国广大农村遍地开花。
截至2010年底,全国农家乐已超150万家,规模以上休闲农业园区超过1.8万家,全国年接待人数超过4亿人次。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年营业收入已超过1200亿元,带动1500万农民受益。
不久前召开的2011全国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工作会议提出,要把乡村旅游作为国内旅游的基础工程来抓,把乡村旅游作为发展国内旅游的主战场,摆上突出位置抓实抓好。
●形势 大有可为意义重大
农业与旅游业有机结合发展,是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推动农村繁荣发展、实现农民文明富裕的有效渠道,是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也是实现全面小康的有效载体。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周铁农说,很多地方的做法已经证明,通过农业与旅游业有机结合,促进两个产业融合发展、延伸发展,是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推动农村繁荣发展、实现农民文明富裕的有效渠道,是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也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有效载体。
“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是在农业产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由农民自发而起的。旅游部门注意到这一新的动向后,便引领带动这个业态的发展,进而引起多个部门的高度重视。” 国家旅游局党组成员、规划发展与财务司司长吴文学告诉记者,可以说乡村旅游也是农民的创造。
从客观形势分析,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深入推进,传统乡土文化的吸引力与日俱增,城镇居民到乡村观光、休闲、度假已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选择。据统计,在城市居民小长假出游选择中,选择乡村旅游的占70%以上。不少县的乡村旅游接待人数和收入,占当地旅游接待总人数和总收入的比例已达到和超过50%。
从国家重视程度来看,近年来,中央对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高度重视。去年国务院一号文件专门强调“要积极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实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王岐山副总理也多次要求,“要将乡村旅游作为旅游业发展的一项长期的重点工作来抓”。
我国国内旅游人数已经从2000年的7.44亿人次,增加到2010年的21亿人次,十年间增长了三倍。据估计,到2015年,我国国内旅游人数将达到33亿人次,国内居民人均出游率将从现在的1.5次上升到2次以上,旅游消费占居民消费总量比例达到10%。
对此,国家旅游局副局长王志发表示,这种旅游市场格局的变化,是我国旅游业发展进入新时期、新阶段最为明显的标志,对今后的产业发展将产生深远影响。
同时,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入推进和农业现代化的新发展,还不断产生着新的旅游资源。开发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对于满足国内市场需求的意义之大,不言而喻。
对于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未来发展,王志发寄予厚望:“国内旅游的蓬勃发展,需要有相应的供给支持。总的看,除了数量有限的世界遗产、名胜风景区等以外,发展乡村旅游是满足国内旅游市场需求最主要的途径。”
农业部副部长高鸿宾指出,各地的实践证明,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可以把农业变成快乐高效的产业,把农村变成美丽和谐的家园,把农民变成富裕而有尊严的群体,旅游已成为拓展农业功能和拉动内需的新引擎,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就业增收的新途径,推进新农村建设和统筹城乡发展的新平台,丰富旅游资源和提高居民幸福指数的新场所。
经过数年的发展和积累,作为国内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正迎来发展的黄金期。
●问题 布局雷同 认识欠缺
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要坚决避免农民利益受侵害,农业生产受影响,农业土地变性质,农村风貌遭破坏。
“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仍面临一些制约因素。” 农业部副部长高鸿宾说,从产业内部看,一是布局简单雷同。一些休闲农业项目功能单一,缺乏创意和特色,同质同构现象明显。二是从业人员素质不高。专门的经营管理团队、具有专业知识的经营人才缺乏,从业人员总体素质较低,难以满足产业发展需求。三是管理水平较低。与产业发展相关的建设、安全、餐饮、住宿、环保、卫生、服务等多方面的行业标准或规范缺乏,管理制度不健全,服务水平不高。四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安全、消防、应急、医疗、食宿等基础设施条件差,设备简陋,垃圾污水的无害化处理不到位,难以满足游客需求。
高鸿宾说,从外部环境看,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一些地方和部门没有把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放到解决“三农”问题的大局上考虑,没有与促进农民就业增收、扩大国内消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结合起来。二是规划引导不到位。地方规划总体滞后,不同程度地存在盲目建设、混乱发展的现象。三是规范管理不到位。相关行业标准缺乏,管理手段较少,政府的引导管理工作与休闲农业的快速发展形势不相适应。四是政策扶持不到位。国家层面没有实质性的扶持政策和措施,地方政府也缺乏扶持资金,交通、宣传、规划、环保、财政等职能部门的支持明显滞后。
“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农民为本,从广大农民的利益出发,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使农民成为发展成果的最大受益者,让农民在发展过程中提高自己,成为有文化、懂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周铁农表示,各地在实践过程中,要坚决避免农民利益受侵害,农业生产受影响,农业土地变性质,农村风貌遭破坏。只有坚持“以农为本”,让农民真正得实惠,把当地农民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积极性保护好,引导好,才能保证持续发展、健康发展。
周铁农给出了我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的建议: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的基础在村镇、推动发展的关键在县域、引导发展的重点在地市,特别在发展的初级阶段,政府的统一协调和大力推动尤为重要。各级政府要调动相关部门的积极性,整合好相关资源,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创造合力发展的良好氛围。
高鸿宾强调,应遵循“以农为本、科学规划,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强化服务、规范管理,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的总体原则,坚持以农业为基础,农民为主体,农村为场所,围绕农业生产过程、农民劳动生活和农村风情风貌科学规划,突出特色,创新机制,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持续健康发展。
吴文学说,我们强调保护耕地、保护农民的利益、保护农村的风貌。我们希望通过挖掘农业文化,进行资源的有效配置,从而把资源变成产品,把产品变成商品,城里的人来农村,农村的人进城,最终实现城乡的互动,农民的富裕。同时我们逐一解决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一些薄弱环节。比如说,侵占农村耕地、改变农村风貌、侵害农民利益等问题,我们会相互协调加以解决。“问题是存在的,但并没有影响到我们的发展。”
吴文学强调,近几年相关规范标准的出台就是要解决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但目前,我们要寻求一种有效的载体进行推动,首要解决发展方向和发展方式问题,再就是积极动员农民参与到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中去。目前已组织了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协会组织,这个组织成立的一个目的就是要把大家凝聚起来,从而使大家有一个科学有序的发展意识。
●对策 加强指导 示范引领
乡村旅游发展既要遵循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的普遍规律和内在要求,又要依据区位特点、资源禀赋、历史文化和现有基础合理布局,科学规划。
我国幅员辽阔,全国有2800多个县,约9万个镇、69万个村。据统计,我国传统的自然、文化旅游资源,约有70%在乡村。
不过,对于眼下的绝大多数的中国农村来说,旅游资源的确很丰富,但缺少的是引导和资金。
对于引导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吴文学表示,我国东西南北中经济发展水平各不相同,资源储藏也不同。但总的一个方向是,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不能脱离基本国情,不能照搬别国模式,更不能拘泥现状。既要遵循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的普遍规律和内在要求,又要依据区位特点、资源禀赋、历史文化和现有基础合理布局,科学规划。
总结各地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至今天,因资源禀赋,特色开发,最终走出自己的成功之路的案例比比皆是。
滕头村是浙东沿海的一个小村庄,面积只有2平方公里。多年来,滕头村整合各种资源,把发展精品高效农业与休闲旅游相结合,把园林艺术与生态旅游、农业观光旅游有机地融为一体,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取得明显的成效。相继获得70多项国家级和世界级荣誉称号,走出了一条“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之路。2010年全村实现社会总产值47.5亿元,人均纯收入2.8万元,接待游客153万人次,门票收入达3600万元,旅游经济综合收入1.6亿元。
四川省锦江区,利用紧邻大城市的区位优势,因地制宜因势利导,不仅整合了成都市城郊区域间的农村旅游资源,而且将农村旅游与农业观光休闲、古镇旅游、节庆活动等有机结合,形成了农家乐乡村酒店、农业旅游示范区、旅游古镇为主体的农村旅游发展业态。
……
吴文学说:“各地情况千差万别,出台统一的政策有难度。” 但他同时指出,发展乡村旅游的主体是乡、镇、村,关键是县。中央和省的作用,最主要的是政策指导、业务指导。县(市)一级党委政府是统筹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的主要承担者,必须加强组织领导,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加大投入力度,加强政策扶持,完善相关利益群体参与分配机制,逐步形成农民自主、政府引导、部门联动、中介参与、市场调节的乡村旅游发展新格局。
从去年开始,国家旅游局和农业部联合启动了“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的评选工作,首批评出了全国100个示范县和示范点。
吴文学说,就是想通过示范县和示范点,起到引领的作用,以便引导和推动县域乡村旅游的发展。同时,还需要从更高的层面探索引领发展、规范发展、示范发展的问题,在总结今年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明年还将系统地推出一些更加详细的做法,在县一级推出典型示范县、在村一级推出示范村,在农户一级推出示范户,农民不出村、不出乡、不出镇,就能感受到我应该学什么,做什么。
●声音
中国旅游研究院区域规划所负责人马晓龙
要避免开发商与农民争利
乡村旅游的关联系数大,地位和意义在国内旅游发展中是显而易见的。全国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工作会议提出,把乡村旅游作为国内旅游的基础工程来抓,把乡村旅游作为发展国内旅游的主战场。这是乡村旅游在我国旅游业发展过程中体现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所决定的。
马晓龙说,一直以来,我国旅游业发展中,产品体系一直是发展的一个很大瓶颈。因为受时代发展和经济水平所限,我国发展旅游采取的是“引爆点”的方式,即以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为重点的方式发展旅游。因此导致了长期以来重视城市旅游的投入和发展,而农村旅游的投入却相对不足,产品体系上也就存在缺陷。随着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国民旅游市场需求进一步放大,但城市旅游发展受到空间的限制。在这个背景下,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的意义凸显。
“但在乡村旅游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一些问题。”马晓龙表示,由于信息不对称,农村和农民在乡村旅游的开发方式、投资对象的选择上处于劣势。建议应积极引入第三方,如政府和协会组织,通过第三方的力量来使旅游投资方和农村在信息获取上处于均衡状态,要避免出现投资商与农民争利的现象。
中青旅市场推广部总经理葛磊
应注重乡村要素的保护开发
乡村旅游的发展潜力很大。近几年,中青旅在乡村旅游开发方面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模式,如乌镇采取景区观光与乡村休闲相结合的发展模式,体现出良好的成长性。从产品角度来说,中青旅已经将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中的重要内容——古镇旅游开发作为公司的战略发展方向,并将在未来几年内逐渐形成自己“古镇品牌”。
葛磊表示,要将乡村旅游作为国内游的基础工程来抓,关键的一点是提升乡村旅游的品质。一些乡村旅游在开发过程中,“理念过于粗暴”,造成了破坏性的开发。目前乡村旅游点大多档次比较低,还不能满足游客真正的休闲的愿望。因此,乡村旅游应注重乡村本身要素的保护设计开发,而不是简单的迁移,应该朝着特色文化与休闲度假相结合的乡村旅游方式发展,要让游客留下来,住下来。
●实例
皇城村——乡村旅游发展的缩影
“全国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工作会议首次选择在皇城村这个村级场所召开,这说明了什么?这是有深意的,是想让大家亲眼看一看,亲身感受一下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到底是什么样。皇城村就是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的一个缩影。”农业部副部长高鸿宾说。
漫步于皇城村的街头,一座近400年的古城堡安详而立,清晨的阳光和植物混在一起的味道,使呼吸变成了享受。
皇城村,这座晋东南美丽的乡村“城市”曾以“三次转型”而成为媒体的关注对象。而今,作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的典型,它再次“站到了”聚光灯下。
会议的间隙,来自全国各地的媒体将皇城村党总支书记张家胜团团围住。
“皇城村至今已经历经农业转工业、地下转地上、煤炭转旅游三次艰苦创业和积极转型,可以这样说,皇城产业的每一次转型,都是根据村里的实际情况。”张家胜说。
“近年来,皇城的发展始终坚持因地制宜。说实话,皇城之所以能发展到今天,关键是煤炭产业为后来的发展提供了比较充足的资金支持;没有这个基础,就没有今天的皇城。”
记者在皇城村的几天亲身体验和观察之后发现,皇城村并没有坐吃山空,而是居安思危,更是有着对未来的筹划和憧憬。
皇城地下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地上有宝贵的文物文化资源,但在山西这个煤炭大省、文物大省,同样的地区、同样的村庄很多,而皇城的胆识和做法得到了与会的代表和专家的高度评价。
“跳出煤、超越煤,把煤炭积累用于造福子孙万代的旅游事业,皇城走出了一条绿色、安全、可持续发展的乡村旅游之路。对于一个村庄来说,这种居安思危的责任意识是值得借鉴和好好学习的。”
记者第一次来到这里的感觉是“进了村像城市,出了村是乡村”,从外地到皇城村的游客们对此也常常感到不可思议,但又不由得人们不相信。
在皇城村采访中记者发现,村里没人知道水、电、煤气的价格,也很少有人去问,因为在村里这一切他们都是免费的。在这里,大到教育费,小到米、面、油、肉、蛋、菜、水果,村里都会给补贴……
这就是今天的皇城村!
当初搞旅游开发时,很多村民都不愿从相府里搬出来。
“现在想起来,那时候还是思想太老旧。”村民陈胜利老人的老伴芦俊英有些激动:“如果当初只是守着那几亩地,哪有现在的好光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