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灾害遗迹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可行性(二)
2012-4-18 13:49:31
访问量:2821938
地震灾害遗迹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可行性(二)
2011-10-24 20:31:03| 分类: 旅游规划| 标签:|字号大中小 订阅 从技术条件角度看,旅游资源是在一定技术条件下能够开发的自然和人文因素和现象。因此,开发技术是旅游资源开发可行性的重要条件之一。我国是多地震国家,历史留下来许多地震遗迹遗址,因为技术和经济原因,都没有开发成旅游资源。现有科学技术条件下能不能实现地震旅游资源的的开发,即地震旅游资源开发的技术可能性。本研究认为,首先要有将地震遗址遗迹开发转变成为现实旅游资源的技术,其次是将旅游资源开发转变成旅游产品,能被旅游业利用的技术。见下图:
1、系列成熟的规划文件指导
国务院和地方政府十分重视地震遗址遗迹资源的保护和资源开发指导。主要的文件有:
(1)典型地震遗址遗迹受国家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国家依法保护典型地震遗址、遗迹”而设立的保护区〔点〕。迄今全国已有多处国家级典型地震遗址。
(2)国务院:《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国发〔2008〕31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26号),《国务院关于做好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发〔2008〕22号),“国务院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文物等有关部门组织专家对地震废墟进行现场调查,对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科学价值和纪念意义的地震遗址、遗迹划定范围,建立地震遗址博物馆。”“地震灾区的省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民族事务、建设、环保、地震、文物等部门和专家,根据地震灾害调查评估结果,制定清理保护方案,明确地震遗址、遗迹和文物保护单位以及具有历史价值与少数民族特色的建筑物、构筑物等保护对象及其区域范围,报国务院批准后实施。”
(3)《四川汶川地震灾后旅游业恢复重建规划》是国家旅游局与四川省人民政府依据国务院关于灾后重建的战略部署,《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联合编制。是《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中的《生产力布局和产业调整规划》中,指导灾区旅游业恢复重建的专项规划。确定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可持续发展,尊重科学、尊重自然,充分考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坚持统筹兼顾,统筹灾区恢复重建与旅游业的发展提高,统筹推进城镇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
(4)各县(区)旅游规划的技术基础。如德阳《绵竹市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年度计划》;《什邡市灾后恢复重建总体实施规划》;《绵阳市地震灾后旅游产业恢复重建规划》;《都江堰市灾后重建总体规划》;《成都市龙门山旅游区总体规划》;《文县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茂县灾后重建整体规划》;《彭州市灾后重建规划》;《北川灾后旅游业重建规划》等。
(5)全国各地的技术支持。由同济大学、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局、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具体负责支援《中国北川地震博物馆》。北京清华安地建筑设计顾问有限责任公司等单位设计的《绵竹汉旺工业地震遗址纪念馆》。大师级规划《汶川映秀地震遗址地》贝聿铭将负责镇政府、大地震纪念广场、文化活动中心的设计,吴良镛院士将负责设计映秀中学,纪念地体系的设计由何镜堂院士负责,奥运会“鸟巢”的设计者安德鲁将负责设计漩口中学遗址。全国各大学近万名学子献计《都江堰地震纪念馆》。
(6)国内、外黑色地震遗迹旅游资源开发经验和教训可以借鉴。
2、现代科学技术运用
(1)现代地震科学理论的展示技术。
第一,中国地震遗址博物馆(北川)以实物、模型、多媒体等互动展示方式,演示地震科学原理、地震自救方式等,使参观者切身体会到地震环境的威力和影响,并获取相关知识。
第二,地震遗址遗迹保护的多媒体三维景观运用。在典型地震遗址遗迹保护工作的前期,可利用摄影摄像、三维激光扫描、三维建模等技术,对典型地震遗址遗迹进行数字化动态保护,必要时可建立相关数据库或数字博物馆;在保护工作的中期,应对重要的地震遗址遗迹保护点进行工程加固,同时进行防风化和防腐蚀处理;在保护工作的后期,应针对典型地震遗址遗迹的具体状况,考虑不同的展示要求,必要时可采用修建展示棚或展示场的方式,对其进行长期保护。
(2)现代地震工程抗震救灾技术。第一,工程抗震,世界各地已经建设了大量采用隔震技术的建筑结构。汶川地震灾区也有不少按照一定抗震技术和标准的建筑,地震建筑遗址时我们研究和检验一定抗震工程技术和标准的试验场,如龙门山山前公路(汉旺)地震遗迹、彭州学校地震遗迹等。
第二,现代地震救援技术。地震遗迹承载着多种现代救援技术的信息。地震救援中的生命探测技术——雷达超宽频技术的应用。5月12日,温总理在都江堰的救援现场提出要“科学施救”。即整个科学救援的全过程,科学方法、先进的科学技术设备、有效的科学规划,是关键因素。5.12汶川地震救援过程中,采用了很多科学援救的方法,如多种生命探测仪器、喊话、敲击等传统办法,也采用了对废墟环境的分析的方法;还采用手机信号搜索定位技术。仅手机定位技术发现了约1000名失踪人员。科学施救还包括在救援现场的医护措施。就是说,在确定救援位置之后,成功实施营救之前,要在现场采取及时的医疗救治措施,包括给被埋压者生理盐水的输入,对伤口及时包扎,也包括在幸存者被抬出过程中要采取正确的搬运方式,如采取夹板固定、根据幸存者的受伤状态进行科学处置等等。
(3)地震遗址资源的开发技术。第一,地震遗址景观深极重的大地景观艺术的运用。如国家地震遗址博物馆(北川),如国家地震遗址博物馆(北川)设计中使用的地景板块与廊道结合的大地景观艺术。主体将以对灾难、事迹、大爱和知识的记忆为核心内容,全方位展示灾害在自然、人文和科学等方面与人类文明的关系。以地景结合遗迹保护的设计手法,对整体进行规划设计,并以此为线索对参观线路进行空间组织。
(4)高空轨道的规划。轻轨交通已经是成熟的技术。龙门山旅游资源整体开发方案,规划开通轻轨,满足游客观光需要,是新技术的应用,技术上可行。
开发地震遗址遗迹作为旅游项目,进行社会适宜性评价是任何投资项目的基本内容之一。原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以计办投资[2002]15号文审定出版的《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明确指出,要注重社会评价在项目决策中的作用。中国过去可行性研究基本不进行社会评价,借鉴国外社会评价的通常做法,结合中国项目投资的具体特点,要求从项目可能产生的社会影响、社会效益、社会可接受性等方面,判断项目的项目社会可行性,提出协调项目与当地的各种社会关系、规避社会风险、提出项目实施的对策建议。
1、地震遗址遗迹旅游开发的争论
“5·12”大地震抗灾抢险期间,对是否开发地震遗址旅游存在适宜开发和不适宜可发的两种争论。实际上,这种争论提出一个问题:地震旅游资源开发必须进行区域社会适宜性研究。
(1)开发有利论。开发有利论从特殊价值、现实需要两个方面认为:开发地震遗址旅游是可行的。
第一,特殊价值。从多学科的角度理性分析,“5·12”大地震虽然是人们不愿面对的重大灾难,但地震破坏及救援过程所形成的众多遗迹、遗物和遗存,却具有多重特殊价值,一是从旅游学的角度看,地震遗址强烈的吸引力,是开展地震旅游的资源。在灾区恢复重建过程中,“5·12”地震遗迹、遗物和遗存不应该被完全清除,而应该被有选择地保护起来,使其成为灾后恢复生产、发展黑色旅游的资源。二是从历史学的角度看,它们是重大历史事件的见证者。“5·12”地震作为一场重大灾难,必然被写进历史,成为人们长期关注与研究的对象。今天的废墟,就是明天的历史遗迹,我们应该尽可能地对其进行真实而有效地保存与利用。三是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它们是人类精神的承载物。“5·12”地震及其救援行动牵动了全世界的眼光,涌现出了无数的闪光点,整个中华民族达到了空前的团结,深深地影响了人们的价值观、人生观、社会观和国家观,提升了一种难得的人类精神与民族精神,这种精神,应该有客观而真实的载体来承载与传扬。四是从地震学的角度看,它们是科学研究的实验场。罕见的8.0级地震,为今后的科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实物与素材,对地震及其次生灾害研究与预防、重大自然灾害应急救援机制、城市规划与交通建筑设计等都具有重要的研究参考价值。
第二,现实需要。一是地震遗址游作为特殊项目出现,是中央提出把旅游作为恢复重建的先导产业,它的根本目的是拉动当地经济发展,创造经济收入。二是开发地震遗址旅游的社会效益,包括社会就业、和谐社会建设、社区恢复重建、心理恢复重建等。
(2)不宜开发论。不宜开发论从开发时机和道德方面提出地震遗址旅游开发的两个标准,从理论层面、价值层面、现实层面阐述了不宜立即开发,而且必须掌握开发的尺度。
判断“标准有二:第一,立足当下,是否具备可行是否具备性可取性;第二,是否违背大众普遍的道德观念,是否触犯人们的道德底线。”
三个层面论证不宜立即开发:
第一,“就理论层面而言,我们不应该发展地震遗址游。地震是一种可怕的自然现象,我们无法预知,无法避免,它带给我们的是巨大的伤痛和难以治愈的心灵创伤。我们需要做的是忘记伤痛,振作起来,抖擞精神,重建家园。而不是对着地震遗址依依不舍,肆意勾出我们心中的哀伤。退一步讲,倘若真的有必要保护地震遗址这一历史事物,也跟地震遗址游没有任何必然联系。”
第二,“就现实层面而言,我们不应该发展地震遗址游。诚然,我们相信并且坚信,在地震发生之后有无数志愿者怀着心中的惋惜和伤痛去到灾区给当地人民带去了慰问和帮助,但这并不是我们今天所讨论的地震遗址游。旅游的目的就是放松心情寻找欢乐,而这就与地震遗址存在本质上的矛盾。以至于现在几乎所有的游客都是乘着豪华大巴观光,肆无忌惮的在废墟前嘻笑打闹,摆个夸张pose拍照留念,而当地人面对这种窘境,已经无力制止了。”
第三,“就价值层面而言,遗址游不仅会使灾区人民的人格异化,更会让整个社会跌入功利主义的深渊。在金钱与人性的选择之中,我们显得彷徨与无力。当我们看到无数灾民在自己亲人遇难的土地上售卖着地震时那带着血腥的照片和光碟,那里面甚至有自己亲人的身影时。我们可以理解,这并不可怕:他们要吃饭要生活,我们不忍苛责。但真正可怕是,人们会在这种追逐金钱的过程中逐渐麻木,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当灾难都可以成为当我们牟利的手段时,当人性光辉被金钱的阴影所笼罩时,当金钱都可以成为今天判断应不应该的标准时,我们这个社会还有希望么?那么死难者同胞在天之灵是否也会想我方一样发出一丝无力的感慨与无奈呢?
综上所述,发展地震遗址游在理论上不可取,在现实上不可行,价值上不可以提倡。我方坚信,中国不应该发展地震遗址游。”
(3)慎重开发,注意社区接受性
第一,本研究赞同地震遗址遗迹旅游开发有利大于不利的观点。发挥地震旅游在教育、社会、经济、文化方面的功能。
第二,必须慎重开发,注意旅游活动项目设计和旅游活动方式。正如吴勉先生所说,开发地震遗址存在旅游的社会风险。汶川大地震发生以来,灾区的重建备受海内外广泛关注,到受灾地区探访的人群一直络绎不绝。“但现在一些游客把参观地震灾区变成了观光旅游,嬉笑打闹,这些言行极大伤害了灾区人民的感情。”他希望游客在参观时一是要遵守地震遗址区的游览公约,注意言行,注重安全,服从安排与管理;二是要充分考虑当地居民的感受,尊重灾区人民的感情。
2、地震遗址遗迹旅游开发社会影响分析
(1)开发地震遗址旅游的社会影响。是指对社会结构、社会发展的正面和负面的影响。
旅游的社会影响研究,起始于20世纪60年代,主要着眼于旅游的正面效应。Williams将旅游的影响分为三类:经济影响、社会影响和环境影响,这种分类一直沿续至今。70年代则关注其负面效应,而到了80年代就开始站在一个公平的角度,系统地看待旅游的影响。旅游的社会影响,首先是有些学者认为旅游的社会影响和文化影响是不同的,应该分别进行研究。如Murphy在1985年指出社会影响包括“对社区的社会结构所产生的更直接的影响和对目的地的经济和产业的调整……而文化影响则是对社会准则和标准的更长期的改变,这种改变会逐渐地体现在社区的社会关系上和人造物品上。” 其次是更多学者则认为旅游的社会影响和文化影响不应割裂开来,而应结合起来,合二为一成为社会文化影响。正如Mathieson 和 Wall所指出的“社会现象与文化现象之间没有十分清晰的界限” 。因此,一般意义上的旅游社会影响是指广义上的社会影响,其中包括了文化影响。
第一,对社会的有利影响。促进灾区物质文化建设,地震遗址遗迹保护建设后的产品是地震保护区、博物馆、纪念馆、纪念碑(广场)等。对地震保护区、博物馆、纪念馆等的开发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文博部门管理利用是对社会开放公益性的教育、科研等文化事业。推动社会文博事业发展,推动当地社区文化事业、教育、科研发展,促进现代城市文化和山区文化的结(融)合。第二,旅游业作为全社会旅游景区(点)产品开发利用。丰富旅游内容,增加了特殊旅游者、旅游投资商,增加地震旅游资源地的收入。和谐旅游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第三,当地社区利用,作为地区旅游景区(点)发展旅游业,发展与文博事业和旅游业的配套产业,增加就业。
第二,对社会的不利影响。一是土地问题,地震遗址遗迹保护占地面积大,与社会发展争地矛盾。二是部分居民排斥,旅游者的不文明行为,或不恰当旅游方式会引起当地居民的反感。三是管理不善引起社会风险。如利益分配不公平,游客超过景区(点)承载力等。四是居民态度。目的地社区居民是旅游社会影响的直接感受者,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受将直接影响他们对到访游客的态度、对旅游开发行为的态度。旅游产品有其独有的特点,其中一点就是旅游的生产具有外部性,目的地居民行为和旅游企业的员工行为构成旅游产品的组成部分。因此居民的态度对于营造一个好客、对旅游者有吸引力的环境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旅游的负面影响被忽视,会导致居民对旅游持有十分消极的态度(菲利普·L皮尔斯,2001)
(2)地震遗址遗迹旅游开发的社会影响内容
第一,旅游开发的利益群体——与地震遗址遗迹旅游项目主要利益群体如:文博事业、地方政府和群众、旅游业,还有建筑业、规划策划咨询业,乡村商品交换等等。
第二,旅游开发的社会影响分析——地震遗址遗迹旅游开发可能产生的正负面影响。正面影响如增加经济收入、带动灾区产业发展等;负面影响如争地矛盾、不文明服务与旅游、文化融合与特色文化退化等。
第三,旅游开发与社会相互适应分析——地震遗址遗迹旅游开发项目要和社会协调、适应,如群众接受、心理协调等。
第四,旅游开发的公平问题——地震遗址遗迹旅游项目开发建设在各个层面上公正,人们支持。
第五,旅游开发的公众参与问题——地震遗址遗迹旅游开发项目的公开程度,公众参与程度。开发方案的公开征求各个方面和各个层次的人群参与。
第六,旅游开发项目的持续性问题——地震遗址遗迹旅游开发项目的环境功能,经济增长,项目效果持续性,包括不断挖掘地震文化、有序开发旅游产品、不断提高资源开发水平等。
第七,旅游开发与机构发展问题——地震遗址遗迹旅游开发项目要提高实施和运行的管理组织,如文博管理、旅游管理、区域资源管理人员和机构的职能管理能力。
第八,旅游开发与性别问题——地震遗址遗迹旅游开发项目的设计要考虑不同性别的作用和需要。
第九,旅游开发与贫困问题——地震遗址遗迹旅游开发的目的是要满足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3)社会影响目标体系
第一,地震遗址遗迹旅游产品的竞争力目标。影响指标一是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指标以地震旅游产品的旅游外汇收入增加值表示。二是产品的国内竞争力指标以地震旅游产品的旅游国内收入增加值表示。
第二,地震遗址遗迹开发项目社会发展目标。影响指标一是带动地区经济增加值;二是灾区人民年收入增加值。地震旅游产品的成功开发,势必给震区带来相当大的客流量,提升震区的人气,使很多游客在参观、参与中认识到当地的发展潜力。因此,地震旅游产品的开发有利于震区吸引到更多的人才和投资,在震区的经济恢复和建设中发挥作用,促进震区经济的发展。
第三,地震遗址遗迹旅游收入分配目标。影响指标一是该旅游项目给国家提供的国民收入净增值;二是国民收入在国家、地区、部门、企业和职工间进行合理的分配比例。
第四,地震遗址遗迹旅游劳动就业目标。影响指标一是项目开发建成后为灾区社会提供劳动就业的机会,包括容纳就业岗位数;二是提高地区技术人员数量。地震给震区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大多工厂被毁无法投入生产,部分工厂搬迁,众多商店被毁,给当地居民造成了严重的就业问题。地震旅游产品的开发使得大量游客涌入,需要餐饮业、住宿业、销售业、交通运输业等行业作为支撑,这些相关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作为基础,能给震区居民提供工作岗位,扩大震区居民的就业门路。
第五,地震遗址遗迹旅游环境保护目标。影响指标一是选择如何用最少的环境保护费用,达到家标准的环境保护目标;二是项目建成后对生态环境的提高状况;三是人民生产条件和生活环境的品质提高状况。特别是灾区新农村建设的促进和提高状况。
(4)开发地震遗址旅游的社会风险。
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以来,灾区的重建备受海内外广泛关注,到受灾地区探访的人群一直络绎不绝。吴勉先生认为“现在一些游客把参观地震灾区变成了观光旅游,嬉笑打闹,这些言行极大伤害了灾区人民的感情。”他希望游客在参观时,一是要遵守地震遗址区的游览公约,注意言行,注重安全,服从安排与管理;二是要充分考虑当地居民的感受,尊重灾区人民的感情。
3、地震遗址遗迹旅游开发优弱势分析
区域适宜性是旅游资源开发可行性的重要要条件之一。地震旅游资源开发的社会适宜性是指对区域中的旅游资源是否进行旅游开发,适宜于何种方向的开发以及适宜程度进行的评价分析。从以上关于地震遗址遗迹旅游资源开发的开发争论,说明地震旅游资源的开发具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是一把双刃剑,既是优势,也是劣势。
(1)开发优势。地震遗址遗迹旅游开发的优势主要体现在旅游资源、原有基础、旅游品牌、政府支持、民众支持五个方面。
第一,旅游资源优势。一是512汶川地震后产生的典型地震旅游资源本身价值的优势。地震既是一种罕见的破坏,也造成了千奇百怪的自然和人文新现象和新面貌,留下了巨大的创新利用空间。二是资源区位优势。典型地震遗址遗迹处于龙门山周围,开发交通较方便,是传统的黄金旅游线路如九寨沟、峨眉乐山、都江堰、卧龙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的门户区位。三是川西地震灾区原有资源优势。川西原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构成了多样性的自然和文化资源。四是资源区域组合优势。确定的典型地震遗址遗迹与龙门山生态旅游资源组合,与少数民族旅游资源、古蜀文化资源、三国文化资源区域组合方便。
第二,原有基础。一是原有资源开发基础,研究中已有多处述及。二是开发利用的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基础。三是旅游品牌基础。四是旅游市场和营销基础。
第三,旅游品牌优势。一是地震遗址遗迹保护开发形成新品牌优势——地震遗址保护区、地震遗址博物馆、地震遗址纪念馆等。二是全国知名旅游目的地,川西原有传统的黄金旅游线路如九寨沟、峨眉乐山、都江堰、卧龙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等品牌,一直深受国内外游客的喜爱,有较好的口碑和品牌效应和稳定的客源市场。
第四,政府支持。党和中央政府非常重视四川省旅游产业灾后的重建和重振工作,由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作为四川旅游灾后重建的纲领性文件。《总体规划》明确要求重振旅游经济,提出“把旅游业作为恢复重建的先导产业,优先安排恢复重建基金和鼓励各类投资基金等用于旅游基础设施和旅游企业的恢复重建,尽快全面恢复旅游业的发展”。
第五,民众支持。灾区及四川人民在灾难面前表现出的感人事迹和战天斗地、永不言败的生活态度充分显示了人们对灾后旅游重振坚强信心,也使旅游业成为灾后最先恢复起来的产业之一。民众支持并积极参与地震遗址遗迹旅游资源开发。
(2)开发弱势。此次地震反映出川西旅游的抗震能力和救灾能力还比较薄弱,抗风险能力较差,旅游安全体系建设弱,旅游安全体系尚待完善。地震遗址遗迹旅游开发的弱势主要有人财物、景区建设、设施建设、心理重建四个方面。
第一,人财物方面,典型地震遗址遗迹开发建设需要大量资金、人力和物力。仅北川地震博物馆预算就需要23亿人民币,除了政府支持外,还需要社会援助。地震博物馆是新产物、新文博形式,需要新的文博管理人才。映秀地震中心建筑示范地规划设计提出需要使用新技术、新材料。
第二,景区恢复重建的任务非常艰巨。原有旅游景区中有568个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坏,包括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遭到破坏,生态旅游地遭到破坏,民族文化旅游地遭到破坏,休闲旅游地和乡破坏村旅游地遭到破坏,古镇旅游地遭到破坏。新景区建设任务重。
第三,旅游基础配套设施恢复重建任务重,还存在一些安区阿安隐患。旅游通道系统、旅游信息系统和配套服务系统遭到重创,恢复重建任务需要重建规划、资金、时间、人力和物力。
第四,心理重建任务重。灾后旅游物质重建较容易,而心理重建和文化恢复非短时之功。灾后民众对安全和生活的信心需要重建,少数民众文化亟待修复。
(3)面临的挑战。地震遗址遗迹旅游开发面临得挑战主要包括整合开发、协调利用、景区开发、非常规等四个方面。 第一,旅游新产品整合开发利用的挑战。一是资源整合开发。地震旅游资源与生态旅游资源、羌文化旅游资源、古蜀文化、三国文化旅游资源整合开发问题。二是县域整合开发。地震遗址遗迹旅游资源分布在不同的县域,目前我国经济运行的基础单元就是县域经济,同时开发一种共生地震资源整合开发涉及县域经济利益的平衡。三是不同层次整合开发问题。地震旅游景区(点)与县域旅游-跨县域旅游-大龙门山旅游-川西旅游-四川旅游-全国旅游各个层次的整合开发。
第二,旅游新产品开发利用协调的挑战。一是政府各部门开发协调的挑战。旅游资源开发需要政府各个部门的支持和协调配合。二是产业的协调。旅游业是综合性产业,涉及吃住行游购娱养多种行业的配合。典型地震遗址遗迹保护建设产品属于文物遗产,应该由文博事业管理。要开发利用文物遗产,涉及旅游业与文化产业管理利用协调。四川存在旅游产业开发与文化产业开发的结合不够密切。四川旅游开发中自然生态旅游项目开发较早、较好,而以文化旅游资源为基础的人文旅游项目开发相对较少、较弱。(陈敏 廖建华:汶川大地震后四川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因此,文化事业与旅游业协调问题非常急迫。
第三,周边旅游景区(点)的挑战。一是地震遗址旅游产品开发雷同化。二是地震遗址遗迹旅游景区(点)与周围其他旅游景区(点)排他独行。三是地震文化挖掘不合时代需要。四是地震旅游开发源利用的深度与广度不够,旅游产品的形式单一。
第四,开发利用的非常规挑战。一是非常规的自然灾害的侵扰,如风灾、雪灾、地震。二是旅游活动的非常规安全,如局部山洪、森林火灾、崩塌、泥石流对游客的人生安全。
第五,市场开发挑战。地震旅游资源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敏感性。从旅游市场需求来看,人们对此的认识具有多元性和复杂性。人们一方面对于地震旅游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另一方面也会受到道德的谴责。在现代旅游学研究中,多数学者将人们出游的动机总结为获得心理体验,而这种心理体验多数是正面积极的,使人愉悦的。很多人会认为把自己的心理体验建立在地震给人类带来的苦难之上是不道德的。地震旅游由于其破坏性,与西方学者提出的“黑色旅游”现象具有相似之处。2008年8月,在汶川地震后不足百天之内,四川重灾区之一的彭州市就推出了“地震遗址一日游”,游客报名踊跃,反映热烈,但是同时,这种形式的旅游也遭到了一些网民的质疑。由此可见,地震旅游具有基本的市场需求,但是却因其特殊性使市场的潜力很难充分发挥出来。这就给地震旅游资源的开发带来了挑战。(孙黎《浅议四川地震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4)开发机遇。地震遗址遗迹旅游开发的机遇主要有灾后恢复重建、旅游先导发展、旅游提档升级、文化恢复发展四个方面。
第一,灾后恢复重建机遇。政府重视灾区灾后恢复重建是最重要的机遇。一是恢复重建政策机遇。二是恢复重建资金支持。三是典型地震遗址遗迹保护设计、建设。四是全国各地的对口支援,地震旅游资源开发的人才和技术利用机遇。
第二,旅游先导发展机遇。国家决定旅游作为先导产业发展是地震遗址遗迹旅游开发的产业机遇。一是地震旅游资源增加了旅游产业先导发展的特殊资源需求。二是地震旅游发展需要地震旅游产品,造就了地震旅游资源开发的机遇。
第三,2009年国务院决定将旅游业确立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通过了《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这是中国旅游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纲领性文件,标志着中国旅游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给旅游业发展又将迎来一个新的历史机遇,也是地震遗址遗迹旅游资源开发的机遇。
第四,旅游提档升级机遇。全省旅游产业面临转型升级“二次创业”的契机,提供了旅游地震遗址遗迹开发的机遇。震后四川旅游恢复重建,需要要借助新理念,利用新资源,创新旅游产品,使四川旅游上到一个更新的台阶。引导旅游产业从规模扩张向效益提升转变;从打造观光产品向打造多元化产品转变;从打造精品景区向线路统筹转变;从服务团队旅游向服务自助旅游转变;从行业管理向产业管理转变;从主观推广式宣传促销向提供满足市场客观需求式宣传促销转变。
第五,文化产品恢复重建契机。川西人文底蕴深厚,如都江堰、青城山、羌文化……等无数历史文物遗产。5.12汶川地震对灾区文化产品损失惨重,需要恢复重建,是典型地震遗址遗迹开发建设的机遇
4、促进灾区心理重建适宜性调查
地震遗址遗迹旅游开发对灾区心理重建的适宜性。
(1)对北川灾后重建开展地震遗址旅游的调查。
由四川大学、西南民族大学、四川师范大学的老师和学生组成的专家调研小组就北川地震遗址开发的可行性进行了实地调查。调查结论如下:
72%当地居民认为北川发展地震遗址游对他们有好处;
82%的当地居民认为发展地震遗址旅游对当地经济有好处;
69%的人认为发展地震遗址旅游对当地文化、民俗风情有好的影响;
灾后重建的诸产业中83%的人认同旅游业;35%的人认同羌族文化产业;
因此灾后重建最可能得到发展的产业是旅游业,大多数北川当地居民对接受并支持北川开发地震遗址旅游。
(2)受灾群众的惊恐心理
第一,群众惊恐心理的发展。一是惊恐形成。“5 12”汶川Ms8级大地震时,情绪行为反应为惊恐。当人们感觉到强烈的震感时,群众表现为惊慌失措。仓皇从建筑物内外逃,翻窗、跳楼。当天,多数人离开后到很晚都不愿意回到建筑物内。二是惊恐加剧。当余震出现,余震预报,移动通信工具在震后困雍塞无法使用,群众情绪表现为严重恐慌,惊恐加剧。三是惊恐蔓延。当震情信息在街坊、单位、亲属间传播,恐震情绪迅速蔓延,部分群众随身携带应急物品不止所措,学校开始放假和半放假状态。四是惊恐升级。工程单位停工,部分商家闭门歇客,医院病人不愿回病房,居民晚上相当一部分人不愿回家。开始搭建防震帐篷,城区部分市民夜宿街头。家庭储备方便食品和纯净水,似乎地震就要在当地马上发生。五是恐震反射。地震逃生经历和现场惨烈的状况反复给灾民留下了深刻的惊恐印象,带给灾民视觉和心理上强烈的冲击和震撼,形成了极大的的恐震心理。提到地震就心悸,遇到房屋震动就外逃,甚至跳楼、跳窗。
第二,地震伤残人员心理健康。根据吴景芬,肖军,常有军,陈祥慧,冯琼华,董凌琳《地震伤残人员心理健康及相关因素分析》,灾区地震伤残人员的心理健康值得重视。调查地震后100 d仍住院的地震伤残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采用90项症状清单(SCL一90)对我院住院的6l例地震伤残人员进行心理评定,分析心理问题的出现与患者年龄、性别、受教育年限、职业、目前伤残级别、早期有否接受心理干预、亲人在地震中的伤亡情况的关系。结果28例(45.9%)SCL一90总分>160,存在心理问题。心理健康状况与目前伤残程度、前期是否进行心理干预、家庭成员伤亡情况密切相关,与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无关。结论伤残人员作为地震后的特殊人群,心理障碍发生率高,在帮助他们进行身体康复治疗的同时,应重视其心理康复。 表:SCI-90测试阳性者与阴性者各网子评分结果比较
Tab: 组别 例数 躯体化 强迫 人际关系 抑郁 焦虑 敌对 恐怖 偏执 精神病性症状 其他 阴性组 33 1.44±0.29 1.44±0.36 1.74±0.39 1.41±0.36 1.26±0.28 1.31±0.31 1.34±0.49 1.51±0.26 1.58±0.62 I.90±0.49 阳性组 28 2.26±0.53 2.23±0.49 2.04±0.48 2.43±0.68 2.24±0.59 2.13±0.72 2.24±0.79 1.86±0.69 1.86±0.48 2.37±0.85 在表 中,本组病例中28例接受了早期的心理干预,占总样本的45.9%,其中8例(28.6%)有心理问题;33例没有接受早期心理干预者中20例(60.6%)有心理问题,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同时显示,在本次大地震发生后,虽然各级政府、医疗机构和各种民问组织都积极地组织、参与了灾后的心理十预工作,但由于缺乏统一协调和组织,仍有部分应该接受心理干预的灾民没有得到应有的治疗。 表:SCI-90测试阳性者与阴性者地震相关因素比较
Tab: 组 别 例数 性别[例] 年龄 (岁) 受教育年
限(年) 伤亡分级[例] 早期心理
干预[例] 亲人伤
亡[例] 男 女 1级 2级 3级 4级 无残疾 有 无 有 无 阴性组 33 22 11 38.90±17.48 7.50±4.55 2 2 3 11 15 20 13 7 31 阳性组 38 16 12 34.50±15.47 8.61±3.87 3 9 5 8 3 8 20 7 21 综上所述,目前仍在住院治疗的地震伤、残人员有相当一部分存在较严重的心理问题。躯体残疾程度、亲人遇难与否和是否得到及时的心理干预是影响他们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在对其进行积极的身体康复治疗的同时,应加强心理康复治疗。
第三,大地震后心理门诊分析。根据廖贻农,娄振山,许 涛《大地震后心理门诊求诊者临床症状调查分析》,调查对象是2008年5月22日至2008年6月12日,前来野战医院心理门诊求诊灾民分析。
首先是地震后求诊者各系统临床症状排前者为情绪系统、睡眠系统、表情系统、感知系统、精神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如下左表: 左:求诊者各系统临床症状 右:求诊者排前10位的临床症状 序 项目 例数 百分比% 序 项目 例数 百分比% 1 情绪系统 260 139.04 1 不安 102 54.52 2 睡眠系统 231 123.53 2 入睡困难 95 50.80 3 表情系统 174 93.05 3 感觉过敏 81 43.32 4 感知系统 113 60.43 4 睡眠浅易惊醒 76 40.64 5 精神系统 109 58.29 5 头晕 63 33.69 6 心血管系统 94 50.27 6 心慌 56 29.95 7 消化系统 55 29.41 7 害怕 55 29.42 8 呼吸系统 52 27.81 8 全身乏力 43 22.99 9 行为系统 17 9.09 9 焦虑 41 21.93 10 泌尿系统 5 2.67 10 抑郁 37 19.97 11 内分泌系统 5 2.67 12 其他 75 40.12 其次,按上右表,地震后求诊者主要临床症状影响门诊求诊者主观感受的最主要10项症状是抑郁、焦虑、全身乏力、害怕、心慌、头晕、睡眠浅易惊醒、感觉过敏、入睡困难、不安比例为54~19.79%。
不同牲别求诊者主要症状。对门诊求诊者按照性别。女性患者主管感受的最主要四项症状分别为入睡困难45例、难受52例、感觉过敏65例、不安78例,其比例为65.54~37.81%。而影响男性患者主观感受的最主要四项症状分别是焦虑32例、害怕45例、睡浅易惊醒49例和入睡困难50例,其比例为73.53~47.59%。
以上调查显示,地震后灾民的心理疾患十分明显。
(五)地震旅游资源开发推动力
地震遗址遗迹旅游资源开发推动力是资源开发的优势之一。按照“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 的旅游经济发展模式。地震遗址遗迹旅游资源开发推动力主要包括政府主导力、企业发展力、社会支持力、市场引导力、群众参与力。见下图:地震遗址遗迹旅游资源开发推动力
1、政府主导力
根据区域发展理论,政府是区域发展的主体。灾区灾后恢复重建、旅游经济恢复重建发展,政府是主体。国家依法对典型地震遗址遗迹进行保护建设。政府通过政策、资金、组织三个方面引导典型地震遗址遗迹的保护开发。5.12汶川大地震后旅游业的恢复发展,证明了政府主导的作用。
(1)国家对典型地震遗址遗迹实行法律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第四十二条国家依法保护典型地震遗址、遗迹。”“典型地震遗址、遗迹的保护,应当列入地震灾区的重建规划。”“破坏典型地震遗址、遗迹的”,第四十三条规定,“由国务院地震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或者机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情节严重的,可以处五千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政策推动。5.12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政府通过法律法规、政策改善灾区经济发展环境。第一,规范灾区经济恢复重建行为;第二,特别是灾区产业发展优惠政策,将着力引导创业投资产业转移投资方向,发展包括旅游经济在内的灾区经济。第三,国务院于四川省联合制定了灾区旅游发展规划。
(3)资金推动。5.12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政府引导基金具有放大增倍效应。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第一,政府对典型地震遗址遗迹进行保护建设,使潜在资源转变成现实资源,奠定了旅游开发的良好基础。第二,通过政府投入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灾区经济发展条件,也改善典型地震遗址遗迹的开发条件;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地震旅游资源的开发,推进旅游经济发展。
(4)组织推动。5.12汶川地震灾后旅游恢复重建,一是政府组织专家考察并制定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包括对典型地震遗址遗迹)、进行项目论证。二是组织各省市区对灾区各县支援。三是重建和规范旅游市场。四是协调政府部门支持地震旅游资源的开发等等。
新华网北京8月12日电:国务院已确定以旅游业作为四川震区灾后重建主导产业,将加大投入,提高旅游设施和服务水平,鼓励旅游企业发展。国务院将通过划拨专项经费、对旅游企业发放贴息贷款、减免税费等优惠政策,恢复景区景点基础设施、提高服务水平。从2008年5.12地震后到当年8月,四川省除重灾区以外,其他地区的旅游市场已全面恢复,其中,峨眉山、蜀南竹海、成都武侯祠等一些知名景点旅游市场已恢复到震前水平。
政府旅游部门还通过国际、国内展会和驻外机构,加大对四川地震遗迹旅游资源、产品的宣传力度,鼓励更多游客前往四川。2008年6月中旬,四川全面启动恢复乐山、南充等13个市州的旅游市场,部分启动恢复成都旅游市场。震后赴川旅游的首个台湾旅游团于6月16日到达成都,随后前往川南观光。受汶川大地震影响而一直对团队旅客关闭的九寨沟、黄龙景区也已在奥运会开幕前,对中外游客开放。
2、旅游企业发展力
旅游企业是旅游经济发展的市场主体。旅游业是提供旅游产品的一系列企业和组织的总和。川西旅游是原有成熟的旅游企业,是地震旅游资源开发的基础。
(1)提供单项旅游产品,即地震旅游景区景点开发管理企业的发展推动力。典型地震遗址遗迹的旅游开发属于经济行为,开发企业的发展、投资能力是地震旅游资源开发的关键。
(2)提供综合旅游产品,即地震旅游景区景点营销企业的推动力。主要是组织综合产品、办理旅游预订并组织实施的旅行社,提供旅游信息的信息企业。
(3)提供旅游服务产品的旅游企业支持力,包括旅游交通、通讯、旅馆、饭店、娱乐、商品企业的配套发展能否满足日益增长的旅游发展需要。
四川省实行“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 旅游经济的运行发展模式。旅游企业发展力是地震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直接推动力。“5.12”地震使我省旅行社遭遇前所未有的冲击。地震发生后,我省所有旅行社都停止旅游组团和接待,大部分小旅行社被迫歇业,甚至关门、转型退出旅游业。在政府主导和扶持下,旅游业在复杂多变的旅游市场上站稳了脚跟,抗住了地震和金融危机的影响,逐步走出困境,在短短一年半时间内得以恢复和发展。全省旅游总收入、国内旅游收入、国内旅游人次数等三大指标均已达到和超过了震前2007年水平,国内旅游市场实现了灾后重振的预期目标。
3、社会支持力
(1)社会各界对地震灾区恢复重建的支持,推动了地震旅游资源开发。
(2)非国有资本助推力。随着旅游作为产业在我国的迅猛发展,出现了许多极具中国特色的现象。越来越多的非国有资本通过参与和组建景点类旅游企业陆续介入地震遗迹旅游资源的景点类开发。
4、市场需求促动力
“市场不兴,主体不活”,旅游市场需求是地震遗址遗迹旅游资源开发的前提。杨方琳《四川地震遗址旅游市场浅析》认为,“开发旅游必然考虑市场。市场是旅游开发的核心。作为特殊旅游,地震遗址旅游也应在开发过程中充分分析市场,确定目标市场,找到潜在市场和特殊市场。”
“作为一种特殊旅游产品,地震遗址旅游本质区别于大众旅游,但不可改变的是,旅游市场仍然是该项旅游活动开展的前提。消费者对地震遗址旅游的心理需求、动机以及该类旅游产品的市场细分、定位等问题值得探讨。”
(1)旅游需求日益成为国民生活的刚性需求促动力。我国人均GDP已达3000美元,进入旅游消费的爆发性增长期,刚性需求促进旅游发展。据最近调查,92.7%的人有出行计划,59%的受访者表示会增加旅游的时间,而35%的人表示不会改变现有的预算,只有6%的人表示会减少旅行的预算。
(2)专题需求旅游。一是对地震博物馆、纪念馆特殊旅游景观的物性需求。二是对灾区关注的人性需求,如情感体验。三是知游需求,马斯洛安全需求促进人们需要了解地震、了解防灾自救知识。曹诗图先生《略论旅游的境界层次》认为这是较高层次的旅游需求
(3)出游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促动力。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自助游、自驾游已经超过团队游,成为旅游的主要方式。
(4)旅游服务及产品的多样化促动力。在不断发展的旅游需求的催生下,旅游产品从观光型向休闲度假、商务、会展、健康养生等多种类、复合型转变。地震遗址遗迹开发既能满足大众旅游需求,也能满足高端化旅游的需求。
结论:
1、典型地震遗址遗迹具有特殊的历史价值,科学教育价值,观赏价值,文物遗产价值,值得旅游业开发利用。
2、现阶段具有典型地震遗址遗迹旅游开发经济能力,资源也可以发挥直接经济价值,间接经济价值,潜在经济价值,开发十分合理、十分重要。
3、现阶段具有开发典型地震遗址遗迹旅游规划技术、工程技术和材料技术。
4、社会接受地震旅游资源开发,能促进灾区发展。
5、政府、企业、社会、市场推动地震旅游资源的开发。
因此,地震旅游资源开发是可行的。